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披露 > 市场聚焦 > 正文

公募试水对冲业务:从专户起步 追求绝对收益

时间:2014-01-13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阳光私募一直被认为是国内对冲基金的雏形,但事实上很大一批对冲基金是诞生于公募之手。目前,公募“试水”对冲业务也从专户延伸至公募产品,追求绝对收益。
    不过,美国对冲基金研究公司(HFR)亚太区总监谷佳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与其说公募在做对冲基金,不如说公募在运用多样化策略给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因为从客户人群、收费模式和架构上来看,公募基金都和境外真正意义的对冲基金有很大差别”。
    专户制度优势
   “公募专户享受很多制度优势,涌现了一批追求绝对收益的对冲产品。”华南一家基金公司专户业务负责人对本报表示,一方面公募专户充当通道作用,私募基金管理人可以借专户通道发行对冲产品;另一方面,公募自己也在专户中“试水”对冲产品,追求绝对收益。
对冲基金在国内一直发展比较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对冲工具。而基金专户在投资股指期货、商品期货等方面具备一定制度优势。
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正式上市交易,公募是最早获准参与股指期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不过按照规定,公募产品参与股指期货应以套期保值为目的,并对参与比例做了明确限制,但基金专户并无策略和比例限制,灵活度更高。
    国投瑞银于2010年9月获得中国基金业第一个期指交易编码,随后发行了多只以期指套利策略为主的专户产品。此外,汇添富、易方达、银华、富国、嘉实等基金公司纷纷推出了对冲专户产品。
    2011年9月,证监会发布《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降低专户业务准入门槛和初始募集门槛,并扩大了投资范围,基金专户的期货投资范围不再仅限于股指期货,而进一步拓展至商品期货。至此,公募专户在投资标的上基本取得了全牌照,而且发行产品门槛也降低。
    在投资商品期货获准后,首批商品期货基金专户迅速试航。2012年开始,国投瑞银、工银瑞信、财通等基金公司先后发行了首批含有商品期货的对冲专户产品。2012年9月,华宝兴业与全球第一大CTA公司元盛资产管理公司(Winton Capital)联手推出国内第一款量化CTA专户“元盛一号”。
    此外,由于市场上的期货私募大多沿用“代客理财”模式,在公募专户获准投资商品期货后,专户通道成为期货私募“阳光化”的途径。不过,基金公司为了控制风险,在和期货私募合作的过程中多采用发行结构化产品,由期货私募来担任劣后级投资者,控制风险。上述基金公司专户负责人指出,这其实也是对期货私募的业绩进行检验,未来可能会逐渐转向非结构化产品。
    从专户到公募
    与专户相比,公募产品由于追求相对收益,在参与股指期货和“试水”对冲产品方面步伐一直比较缓慢。
    2010年7月南方小康发行,成为国内首只在法律文件中明确约定了投资股指期货的基金;2011 年3月发行的国泰保本混合基金在基金投资范围中也明确规定了可投股指期货的条款。
    但是直到2012年2月,南方小康及其联接基金才获得中金所的股指期货交易编码,公募产品开始真正进军股指期货市场。不过,从目前来看,获准参与股指期货的公募产品参与股指期货的比例非常低,对冲作用也非常有限。2013年11月,嘉实绝对收益策略定期混合基金发行,成为国内市场首只在基金合同中明确以对冲策略为主要投资策略的公募基金。
    除了投资策略,该产品在收费模式上也采取了“基本管理费+浮动管理费”的收费模式。目前除嘉实基金外,工银瑞信也上报了一只绝对收益混合型发起式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与公众对对冲基金传统“高风险、高收益、高波动”的形象不同,市场中性策略属于一种“低风险、低收益”的投资策略。根据瑞士信贷自1994年统计的数据,截至今年9月,海外股票市场中性对冲基金指数在过去20年的平均年化收益仅为4.85%。而嘉实绝对收益策略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也为“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税后收益率”。
   “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好买基金董事长杨文斌指出,在A股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公募早就应该尝试通过量化、对冲等手段推出绝对收益类产品。“目前投资资金在百万以上的投资者可以选择的理财产品很多,但百万以下的投资者除了货币基金外,没有太多产品可以选择。”
    杨文斌认为,公募基金“试水”绝对收益产品,对零售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