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披露 > 市场聚焦 > 正文

厦门建发:定位于区域综合经贸服务商

时间:2003-09-05

   证券时报    作者: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日期:2003年09月05日


    在入世的国际背景以及外贸经营权放开的国内背景下,传统意义上单纯的外贸公司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变革的需求。成功的外贸公司几乎无一例外地向现代意义上的综合外贸公司转变,实施产业链的延伸。一些专业外贸公司或是走上了"技、工、贸一体化"的道路,或是选择了"产、运、销一体化"的道路,延伸了的产业链伸展了外贸公司的触角,提高了外贸公司的竞争能力。
  厦门建发目前是福建省经营规模最大和效益最好的外贸企业。2002年度公司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列福建省所有企业的第2位和外贸企业的第1位,列全国的第87位和第73位,连续多年被中国对外贸易合作企业协会评为"全国外经贸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公司自1998年成立并承接大股东厦门建发集团的外贸经营权以来,逐步由原先单纯的外贸公司发展成为一家提供多种产品进出口贸易服务以及物流等相关配套服务的区域综合经贸服务商。
  厦门地处东南沿海,北接长江三角洲经济带,南靠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与台湾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通讯手段发达。但加工制造业并不是厦门的强项,相对周边地区而言,厦门在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发展以商贸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建立区域经济服务中心是厦门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了发挥厦门经济特区的作用,福建省提出了"以厦门市为龙头,泉州、福州两市为支点"的战略格局,厦门市政府也提出"构筑大厦门,营造大外贸,使厦门成为现代化、国际区域中心性、综合性的港口城市"的目标。
  基于厦门市的总体发展战略,厦门建发将发展目标定位于区域综合经贸服务商,在传统外贸业务的基础上形成以外贸为龙头、以物流、工业基地等综合服务平台为后盾的业务框架,使公司逐步发展成为厦门和福建沿海经济区域内最大的综合经贸服务商和区域经济龙头。在由单纯外贸企业向区域综合经贸服务商的转变过程中,厦门建发选择了以购并为手段的产业和资源整合方式,计划并实施了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1998年厦门建发集团将进出口贸易业务及其相关的仓储运输、保税、报关和包装等贸易配套服务改组设立厦门建发,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上市,跻身中国的证券市场。
  第二步,厦门建发通过受让建发集团下属进出口贸易公司和部分实业投资公司的股权,完善了主营业务产业结构,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行业地位。
  第三步,1999年厦门建发以24,681.76万元的代价收购了资本规模近10亿元的厦门联合发展(集团)公司75%的股权。控股后,厦门建发将联发集团的工业场地租赁业务与自身贸易进行了有效整合,不仅获得了临港大量优良的工业土地储备,也利用联发集团在投资企业进销渠道等方面的优势,扩大厦门建发客户网络和服务功能。2002年,联发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526.92万元,净利润7,826.01万元,为厦门建发贡献了净利润的35.59%。
  第四步,2000年厦门建发通过配股募集资金5.91亿元收购了建发集团持有的厦门航空40%的股权,使公司成为仅次于南方航空的第二大股东。厦门航空自1987年成立以来连续15年盈利,是经济效益最好的地方性航空公司之一,2002年实现净利润7796.74万元,扣除股权投资差额摊销为厦门建发贡献了9.03%的净利润。然而,2003年SARS对航空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上半年厦门航空出现较大亏损。为避免非典对公司造成负面影响,公司日前已经将全部股权转让给建发集团,转让价格为57567万元,获得股权转让收益217万元。
  第五步,2003年厦门建发计划利用增发募集资金收购厦门国际会展中心95%的股权,本着"以贸易带展览、以展览促贸易"的宗旨,发挥会展经济对外贸业务以及相关服务业务的带动作用,进一步丰富人流和信息流的渠道,完善区域经贸服务商的功能。
  厦门建发通过五步的产业和资源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垄断性地占据了优质资源,期望充分结合厦门市以及福建省为首的东南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向,使公司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保持着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及净利润的稳步增长。2002年公司实现净资产收益率10.84%,每股收益0.56元,200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资产收益率5.30%,每股收益0.29元,位居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