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披露 > 市场聚焦 > 正文

解读开放式基金"赎回危机"

时间:2003-09-10

  深圳商报    作者:张旭东   日期:2003年09月10日    


     在我国诞生不到两年的开放式基金正面临着巨大的赎回危机。我国开放式基金统计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开放式基金净赎回141.82亿份,仅二季度就被净赎回89.38亿份。以一只开放式基金规模30亿份额计算,相当于已经有近5只开放式基金在证券市场上消失。
  "赎回危机"
  据介绍,自2001年9月我国证券市场上发行第一只开放式基绍金以来,到今年8月底,我国证券市场上已经有31只开放式基金,基金份额达到763亿份。近来出现的较大规模赎回现象,是开放式基金发展初期难以回避的问题,需要从完善监管政策、推动制度创新和提高社会认知水平等方面予以解决。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评价中心胡立峰的研究报告统计,如果将可比的25只开放式基金与其首次发行规模相比,则被净赎回214.56亿份。胡立峰称,目前开放式基金不断地从股票市场抽逃资金,这种局面即便给予开放式基金融资也解决不了问题。以华安创新基金为例,二季度因为10亿份的赎回,被迫在二级市场套现7亿元。此外,二季度以来开放式基金不断推出分红方案,通过红利再投资可以使基金份额增加,如果考虑到红利再投资所增加的基金份额,实际赎回情况比上面的分析还要严重。
  三大原因导致赎回热潮
  据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分析,导致基金上半年大量赎回有三大原因:首先,因为基金业绩表现良好,使投资者急于兑现收益。今年上半年以来,开放式基金基金单位净值平均增长率达到9.28%,比同期大盘增长率高出8个百分点。很多投资者急于通过赎回开放式基金以兑现收益。
  其次,投资人对基金产品的认识不足。不少投资者将开放式基金"高抛低吸"当作股票来炒,难免急功近利。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基金持有人中的机构客户比例偏高。大部分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以机构为主,占基金总规模的60%左右,个别甚至更高。相比中小投资者,机构客户是相对不稳定的投资群体。中国银河证券公司基金研究评价中心分析师胡立峰说,部分基金管理公司为少数机构提供了"来去(申购和赎回)免费"的优惠待遇,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鼓励机构投资者频繁申购与赎回。但他指出,机构的过分频繁运作可能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开放式基金应及时披露大额赎回信息,从制度上充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另外,开放式基金持续销售能力差,一定程度上也使得赎回具有连带效应。
  能否越过这道坎
  基金界人士普遍认为,这种非理性"赎回现象"的出现不仅反映出我国开放式基金业存在的一些问题,还会造成股市的资金面吃紧。当前应当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为开放式基金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投资者对开放式基金要有正确的认识。对基金公司来说,则要打造开放式基金品牌,用实际的基金业绩来吸引投资者。以博时基金公司管理的博时价值成长开放式基金为例,这只基金净值上半年在所有开放式基金中名列第一,在4月中旬实现了超过20%的涨幅,当时的赎回压力巨大。但其良好的业绩,却为博时公司发行第二只开放式基金---博时裕富指数基金,作出了最好的销售保证。
  从政策面上说,应给予基金业一定的扶持。(张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