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披露 > 市场聚焦 > 正文

四家银行股:好业绩好前景

时间:2003-07-28

证券日报    作者:李文    日期:2003年07月28日

    今年以来,银行改革成为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上市的各家银行也在积极的调整改革,以应对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
  2002年,各上市银行的资产规模出现了显著的增长,上市银行目前还处在高速增长阶段。2003年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扩大内需的方针等不会发生变化。具体到货币政策方面,存款准备金率暂时不会调整,即使调整,可能也不会对上市银行产生多大的负面影响。
  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和深发展成为了上市银行的代表,今天,我们重点分析这四家银行的情况,以期对银行业的情况有所了解。

  四家银行股:好业绩好前景
  ■ 世纪证券研究所 李 文
  资产规模:民生增长最快
  2002年,各上市银行的资产规模出现了显著的增长,增长速度均在38%以上,平均在40%以上,这表明上市银行目前还处在高速增长阶段。6月初,中央银行发出了拟调整存款准备率的信号。随后出现了两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有关分析表明,存款准备率的调整不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有升有降,相信资本充足率较高、资产质量较好的上市银行极有可能从中受益。二是此后不久召开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没有提及存款准备率的调整问题。政策的最新变化表明,2003年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扩大内需的方针等不会发生变化。具体到货币政策方面,存款准备金率暂时不会调整,即使调整,可能也不会对上市银行产生多大的负面影响。
  民生银行(600016)已率先公布了2003年中报,报告显示,2003年6月底,民生银行的总资产达到3297.8亿元,较2002年底净增加835亿元,同比增长68.27%。其他一些主要指标也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如存款同比增长73.66%,贷款同比增长51.56%。民生银行2003年以来的高速成长,是国内信贷、货币扩张的一个缩影。在实体经济及由此带动的银行信贷迅速增长的背景下,可以预期,其他上市银行如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同样会取得不俗的业绩。
  呆帐准备金:普遍好转
  呆帐准备金的提取是影响银行利润的重要因素,也是易受会计估计影响的因素。
  1.贷款损失准备政策及影响概述
  人民银行要求将贷款或信贷类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并根据各类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呆帐准备金。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贷款的计提比例分别为(不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2%、25%、50%、100%。已上市的四家银行均达到了人民银行规定的最低比例,其中,深发展与人民银行规定的底线完全一致,另三家银行略高一些。
  呆帐准备金一般按季度计提,计入营业支出,它直接冲减了税前利润,并减少了税后利润和每股收益。因此,少提呆帐准备金等于提高了利润和每股收益。
  中央银行规定了最低的计提比例,但未明确规定计提基数。在实务中,银行完全有可能利用一些数字技巧调整不同报告期的呆帐准备金和利润。常见的情况是,做大利润有利时,如配合增发等,就随意缩减计提基数,减少呆帐准备金。如同一家银行两个时期的次级类贷款均为100亿元,呆帐计提比例同为25%,但计提基数可能是80亿元、60亿元(即分别扣除了20%、40%),致使实际提取的呆帐准备金分别为20亿元、15亿元。也就是说,在第二种情况下,银行的税前利润做大了5亿元。
  目前国内上市银行在计提呆帐准备金时,除损失类贷款外,多数上市银行对另四类贷款均做了扣除,这使得计提基数明显小于该类贷款的余额。更关键的问题是,由于各上市银行对各类贷款余额扣除的比例不同,即计提基数不同,直接导致了利润难以直接比较。尽管如此,通过比较呆帐准备金对不良资产的覆盖率(等于呆帐准备金/不良资产),完全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
  2、浦发银行呆帐准备趋于好转
  2001年,除损失类贷款未做扣除外,浦发银行对各类贷款均做了相应的扣除。其它4类贷款扣除的比例均为27.6%,即计提基数为4类贷款余
  额的72.4%。扣除比例27.6%是较低的数字,意味着浦发银行计提呆帐准备金的基数较大,提取的呆帐准备金较多,呆帐准备金对不良资产的覆盖率达到50.3%。
  2002年中报数据表明,除正常类贷款外,浦发银行在计提前做了偏多的扣除,但由于资产质量的提高,呆帐准备金对不良资产的覆盖率仍达到了53.44%。2002年底,浦发银行的呆帐准备金余额49.45亿元,覆盖率达到64.0%(=49.45/77.3),见表2。
  3.民生银行呆帐准备金计提标准从严
  民生银行2001年年报显示,该年度呆帐准备金余额为190?850万元。根据我们的分析,2001年民生银行只对正常类贷款做了扣除,扣除比例28.60%。对其他类贷款均未做扣除,这表示民生银行提取的呆帐准备金比较充足,呆帐准备金对不良资产的覆盖率为57.5%。
  民生银行2002年中期只对正常类贷款余额做了扣除,扣除部分占正常类贷款的比例只有8.0%。这也可以从民生银行呆帐准备金对不良资产的覆盖率中得到验证,该比率为69.9%。
  2002年年报显示,对各类贷款基本未做扣除。2002年末,呆帐准备金余额245?519万元(含为抵债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2?531万元,扣除该项目后为242?988万元)。这也可以从较高的呆帐准备金对不良资产的覆盖率中得到印证,该比率为87.2%(等于呆帐准备金242?988/不良资产278?766)。
  4、招商银行呆帐准备计提好于2001年
  招商银行2001年实际计提呆帐准备金67.3亿元,2001年呆帐准备金对不良资产的覆盖率为46.8%。根据我们的试算,除损失类贷款外,其它类贷款平均扣除50%。
  根据招商银行2002年中报,其准备金余额为70.54亿元。经简化分析并试算,我们确定各类贷款的扣除比例(只是一种可能)依次为,正常类65%、关注类55%、次级类50%,可疑类33%。按此计算的呆帐准备金余额为70.74亿元,与其实际的呆帐准备金70.54亿元相差不多。按70.54亿元计算,招商银行呆帐准备金对不良资产的覆盖率50.1%(=70.54/140.74)。
  2002年,招商银行不良资产123.98亿元,呆帐准备金余额66.2亿元,呆帐准备金对不良资产的覆盖率为55%。不良资产率5.99%。
  5.深发展呆帐准备计提有所好转
  2001年,深发展未对正常类贷款、损失类贷款进行扣除,直接按其余额计提呆帐准备金。
  对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贷款的扣除比例分别为50%、63.3%和37.7%。呆帐准备金余额253?338万元,呆帐准备金对不良资产的覆盖率为30.9%。
  2002年中期,深发展提高了扣除金额,使得呆帐准备金对不良资产的覆盖率降为28.6%。2002年底,深发展的呆帐准备金余额32.39亿元,不良资产97.65亿元,呆帐准备金对不良资产的覆盖率为33.2%。
  不良资产仍有隐患
  不良资产(五级分类口径)比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深发展、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整个2002年基本维持这样的格局。
  民生银行在高速发展中存在着很大的隐患,主要表现为损失类贷款所占比重明显偏高、个案贷款风险较大,如原蓝田股份贷款事件、农凯系贷款事件等。深发展2001年、2002年损失类贷款占不良资产的比重为1.67%、3.37%,浦发银行为1.28%、3.37%,民生银行却高达9.92%、13.05%。
  今年业绩预估
  由于国内经济向好,银行信贷增长迅速,这使得上市银行2003年将取得良好的业绩。
  民生银行净利润继续较大幅度地增长
  民生银行2002年净利润89154万元,每股收益0.35元。总资产2463亿元,增长77%。2003年中期净利润63805万元,同比增长48.14%。每股收益0.19元,复权后为0.247元,同比增长45.3%。估计2003年全年资产规模增长超过60%,净利润增长超过50%,即达到130000万元以上。即使考虑到总股本因10增(送)3而来的扩张,每股收益肯定高于2002年的0.34元。
  在完成增(送)的基础上,如40亿元可转债年内全部转股,总股本约388000万股,比完成增(送)后的总股本增长约15.4%。估计2003年每股收益与2002年持平。
  招商银行净利润、每股收益会增长
  由于2003年招商银行股本基本不变,随着资产规模的增加,按2002年会计标准,招商银行2003的净利润及每股收益肯定增长。估计按此标准计算的业绩,一部分用于增加呆帐准备金的计提,另一方面用于增大每股收益。初步估计招商银行2003年每股收益能达到0.40元。
  预测的依据是:招商银行2001-2002年的平均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566%、0.544%。招商银行2002年年报预计2003年底总资产达到4700亿元(我们估计,2003年底,招商银行的总资产会突破4700亿元,可能接近4800亿元),以此为基础,按平均资产收益率0.555%计算,净利润约23.36亿元,全年每股收益约0.40元以上。
  2003年第一季度,招商银行已实现净利润55587万元,每股收益0.097元。一般来说,二、三季度银行的收益比较好,加之其一季度末的总资产只有3891亿元,如果2002年年报预计的总资产能够达到,每股收益0.40元能够达到。
  招商银行呆帐准备金的充足程度或呆帐准备金对不良资产的覆盖率(=呆帐准备金/不良资产)一般,2002年底,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分别为87.2%、64%、55%。呆帐准备金的提取直接冲减利润,我们预计招商银行中期很可能增加一些呆帐准备金,但幅度不会太大,即不会较为明显地冲击利润。
  除此外,截止2002年12月31日,招商银行表外应收利息482266万元,如果表外应收利息能够收回,将增加当期利润,该项目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重大影响。以2002年底的数据估算,如果应收表外利息多收回2亿元,则其税前利润就增加2亿元,达到277027万元,增长约8%,每股收益约为0.32元,而不是0.30元。
  浦发银行收益增长情况
  浦发银行2002年末总资产2793亿元,净利润12.85亿元,分别增长61%、21%。每股收益0.356元。浦发银行预计,2003年总资产3450亿元,增长24%;存款3100亿元,增长27%;贷款2200亿元,增长26%;不良资产控制在4%之内。
  浦发银行于2003年初完成了30000万股的增发,总股本增加约8.3%。即使考虑到这一因素,由于净利润是增长的,2003年的每股收益也会高于2002年。
  深发展需消化陈年旧帐
  深发展的问题更多是历史遗留问题,其利润前景难以乐观且具有不确定性。
  上周在大连开幕的亚欧经济部长会议上,中国商务部长吕福源表示,预计从2003~2005年的3年间,中国货物进口总额将超过1万亿美元,而在1998~2002年的5年间,为10698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