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披露 > 长信动态 > 正文

年末基金角逐 中小公司势头迅猛

时间:2014-12-24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2014年投资将近尾声,基金公司的争霸已进入白热化阶段。W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19日,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已由一季度末的3.40万亿提升至3.99万亿,行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同时,中小型基金公司迎来良好的发展势头。据晨星《中国公募基金公司综合量化评估报告》统计,截至三季度末,在综合实力评分前10强中,长信等3家中小型基金公司脱颖而出。

  行业竞争加剧,中小型基金公司的发展更依赖产品业绩。然而,在今年股债双牛的市场格局下,很少能均衡发展。长信基金是为数不多做到股债双收的佼佼者,更在权益类、固定收益类的所有细分领域均有优异表现。

  W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19日,在权益投资方面,华商旗下混合型相对优秀,大摩和申万菱信旗下股票型更为出色,长信旗下股票型和混合型业绩双优;在固定收益方面,今年以来,长信和新华分别以31.35%和22.42%的平均收益表现居前,但长信基金产品线最为完善,涉及定期开放型、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和封闭型债基,尤其是特色产品颇具亮点。

  此外,长信基金产品布局颇具前瞻性,2008年就组建了专门的量化团队,稳扎稳打,业绩亮眼。长信量化基金,今年以来收益高达60.85%,获得东方财富(300059,股吧)风云榜“2014年度最受欢迎权益类基金奖”,而华商、大摩虽有量化产品,但成立时间均较晚,业绩也稍逊色。近日涨势迅猛的长信可转债A/C,今年以来已分别赢得79.07%和78.23%的总回报,在所有开放式债券型基金中包揽冠亚军,是市场上仅有的15只可转债之一。中小基金公司中,仅华商、中海、民生加银、前海有所布局。

  投研人员任职稳定性,成为长信基金业绩的有力支持因素。晨星三季度《中国公募基金综合量化评估报告》显示,长信基金经理平均任职期限为4.8年居行业第一,平均在职时间2.64年排行业第二,固定收益部总监李小羽更是在长信基金公司筹备期就加入的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