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披露 > 市场聚焦 > 正文

1月CPI涨幅创31个月新低 PPI同比下降3.3%

时间:2009-02-11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了1月份两项重要价格指标: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0%,涨幅创31个月新低;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3%。

    与上月相比,1月份下游价格CPI同比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上游价格PPI同比降幅则加深2.2个百分点。而上年,两项指标的月度涨幅峰值分别达8.7%和10.1%。

⊙本报记者 李雁争

    银河证券研究中心宏观研究总监张新法认为,1月份CPI虽然还在上涨,但是导致上涨的因素不可持续。他说,通过对于每年1-2月CPI同比走势的观察,发现春节因素往往发挥着巨大的影响,这是中国所特有的经济现象。从2001年以来的数据看,由于阴历春节在1、2月间来回漂移,使物价在春节前上涨、在春节后回落,从而使1月和2月的CPI环比涨幅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这一点在食品、烟酒价格上表现得就更为明显。

    数据显示,1月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4.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4%。而受春节因素影响较小的品种涨幅较小,如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0.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居住类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5%和2.3%。

    张新法认为,如果剔除掉春节因素,1月CPI已经接近于零增长。

    有关专家指出,从目前的CPI数据来看,采取降息等金融方面的调控措施并不是很迫切,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长已经很快,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尽快落实财政政策,解决失业和消费的问题。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表示,1月份CPI、PPI数据显现中国经济有回稳的迹象。她指出,从1月份CPI、PPI数据来看,2009年全年不会出现严重通缩的形势。但是宏观调控政策要特别注意对经济活动的引导,以保证经济回稳因素的持续性。

    左晓蕾分析认为,PPI的负增长对通缩不构成压力。因为产能过剩,PPI对最终消费价格的传导机制并不畅通,对CPI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不会恶化通缩的形势。她预测CPI数据还会延续低位,但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从1月份CPI、PPI数据来看,近期降息的压力较小,但进一步刺激消费的政策仍可以被期待。

    业内人士认为,对下游企业来讲,如果需求平稳,PPI持续下行是好消息,它意味着生产成本的下降和利润的上升。但是,从近期部分企业盈利状况来看,成本下降带来的好处,仍不足以弥补需求减少造成的损失。如果非食品CPI持续下行,企业盈利在需求改善之前仍然面临很大的压力。

    由于春节的原因,国家统计局本月将不公布消费数据。上海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认为,由于收入预期的下降和增长动力不再,2009年消费需求将有较大回落。西南证券宏观高级分析师董先安则认为,为了提高内需,财政政策还有大量操作空间。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财政收支状况非常健康,降低个人所得税、中小企业营业税、发放购物券等措施应该尽快实行。

    主要商品价格“五涨三降”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CPI)同比上涨1.0%,从月环比看,CPI比2008年12月份上涨0.9%。从八大类别商品价格来看,1月份呈现出“五涨三降”的格局。

  一、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4.2%。

  二、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4%。

  三、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2.7%。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6%。

  五、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6%。

  六、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2.5%。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0.3%。

  八、居住类价格同比下降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