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05-26
坚持看好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长期发展,让时间成为财富的放大器,投资者可以凭着一颗平常心,在细水长流中迎来自己财富的慢慢积累与持续增长。
投资基金现在已成为居民理财的重要手段,但基金理财所应具备何种心态,未必广为人知晓。
目前,许多基民因所持基金随着股市的大幅下挫,净值不断缩水而焦灼与苦恼。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基金理财,实在不容轻视。
首先,从投资基金伊始,就要摆正心态。基金是长期理财工具,选择投资基金也只是选择了一种理财方式,而非短期谋取暴利的手段。
投资基金并非是包赚不赔的买卖,基金提供给大众的是专业理财服务而不是发财投机。听别人说买基金赚了钱,就连基金究竟为何物都不问只管抢着购买,完全不知道基金投资是有风险的,这样的心态势必难以适应市场的下跌调整,而极容易导致投资失败。
其次,在实际的操作中,投资者切忌追涨杀跌,高吸低抛,否则到头来白白损失了不少手续费不说,自己还一无所获甚至损失本金。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投资基金既要能在基金净值的上涨中享受欢愉,更要能坦然面对基金净值下跌的煎熬。
坚持长期投资,获取最终回报,这是投资基金必备的阳光心态,也是最难做到的。
投资其实也是一种信念的博弈。投资者大都听理财专家讲过长线投资的好处,但实际上大多数人还是缺乏信念,往往一看到大盘滑落,基金净值缩水,就恨不得马上变现止损出局。事实上,大盘的上下波动是很正常的,问题在于我们能否把长期投资当成自己的一种信仰。
让我们看看最直接的例证,美国从1900年到2000年历时百年的股票市场,其间经历过无数次巨大波折:30年代的大萧条股灾,两次世界大战,70年代石油危机,1987年惊天股灾……但总体而言依旧是持续百年的大牛市,股指走势几乎是波澜不惊般地平稳上升。如果真正具备了长期投资心态,投资者就可以在股市的上下波动和剧烈震荡中,心平气和,应付自如。
基金经理是投资专家而不是股神,基金也会赔钱。但从三到五年甚至更长的阶段来看,基金为个人财富实现不断的保值增值是完全可能的。国内基金业的十年发展历程也已证明了这一点。
对投资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长线思维将帮助你远离恐惧和焦虑。股市风云多变,而基金正是你搏击股海的可靠之舟。“如果可能,我愿意一辈子持有下去”,握住了一只好基金,就像巴菲特大师那样以坚定不移的心态和信念坚守住吧。
来源:财富生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