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披露 > 市场聚焦 > 正文

各项农业政策措施正在逐步落实

时间:2004-06-25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许跃芝,马立群   日期:2004年06月25日

    五措施加强土地管理 盛华仁建议,从五个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坚决守住基本农田这条红线,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切实巩固治理整顿成果,加大清理各类开发区的力度;实行耕地先补后占方针,进一步严格占补平衡制度;运用税收等经济杠杆,建立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建立更加严格的用地审批制度和土地监管体系。
  地方占地欲望仍然强烈 盛华仁说,目前在对违规设立的开发区进行清理整顿中,一些地方对占用土地的欲望非常强烈,这应当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目前在清理整顿中,思想认识还很不统一,甚至有一些消极情绪。现在,无论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对占用土地的欲望都非常强烈。我们认为,如果在思想认识上不能尽快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上来,就不可能正确汲取教训,非但不能下决心纠正偏差,而且还会等待观望,那么近期治理整顿的成果就难以巩固,违规设立的开发区极有可能反弹。这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拖欠截留挪用征地补偿严重  当前,拖欠、截留、挪用征地补偿安置费的现象较多,农民反映强烈。截至今年2月份,全国共查出拖欠农民征地补偿安置费达98.8亿元,现初步落实清欠措施的仅有59.9亿元。
  近三年土地出让金累计达9100亿元 据有关部门统计,1992年至2003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累计达1万多亿元,其中近三年累计达9100多亿元,扣除成本后的纯收入约有四分之一。
  13个粮食主产省补贴113亿元  盛华仁说,目前13个粮食主产省安排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资金113亿元,其中7个省区已基本发放到户。另外,12个粮食主产省减免农业税191亿元,也已落实到户。中央的各项政策措施基本做到了不流失、不缩水、不走样,政策实惠正在兑现到农民手中。
  “三农”方面凸显三大问题 盛华仁说,近几年来,我国在“三农”方面凸显出三个方面的问题: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大量减少;粮食产量连年下降;农民增收缓慢,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扩大。
  把农业政策落到实处 乌云其木格建议说,各地要尽快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具体实施办法。要增加农业投入,完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政府新增财力要向“三农”倾斜,把确保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重点,并逐步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财政支持范围。要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农业立法,建立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把“三农”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六方面加大金融支农力度 傅志寰说,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当前支农信贷资金总量,缓解农民贷款难问题。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二是加大政策和法律引导,发挥商业金融的支农作用;三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农户小额信贷机制;四是组织和引导各种民间资金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五是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风险规避机制,培育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六是建议国务院研究出台关于金融支农的政策文件。
  金融支农四问题待解决 傅志寰说,金融支农四问题待解决:信贷资金投入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户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难,贷款满足率不高;小额信用贷款不完全满足农户需要;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突出的是农业保险严重滞后。
  农业信贷投入逐年增加 傅志寰说,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再贷款等措施不断增加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投入。1999年至2003年,共安排农村信用社再贷款1238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灾区、粮食主产区及其他资金紧张地区的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2004年又增加安排50亿元再贷款,用于粮食主产区发放春耕生产贷款。
  五大因素制约金融支农 傅志寰说,目前有五大因素制约金融支农:第一,国有商业银行出于防范风险和提高经营效益的考虑,已经大规模撤离农村,贷款权纷纷上收;第二,农村信用社要发挥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作用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第三,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太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第四,农户和农村企业贷款抵押难,担保难,分散风险的机制不健全;第五,各地对防范和打击高利贷、地下钱庄比较重视,但对如何组织和引导民间借贷为“三农”服务重视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