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披露
> 市场聚焦
> 正文
核心资产股仍是先导力量
时间:2003-08-13
证券日报 作者:秦洪 日期:2003年08月13日
今年上半年的股市是投资基金的天下,而作为市场主力机构的当家人,基金经理们的观点对未来股市的发展无疑有极大的影响。近日,今日投资财经资讯有限公司公布了该公司7月份进行的本年度第四次基金经理调查结果,基金经理人对将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股市的运行趋势及对应的操作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他们认为--
核心资产股仍是先导力量
未来行业成长性主要体现在汽车、公用事业、金融、石化、食品饮料等五大行业
■ 江苏天鼎 秦洪
日前,相关媒体披露了今日投资财经资讯有限公司在2003年7月进行的本年度第四次基金经理调查情况。我们知道,无论是基金经理,还是证券及保险公司投资管理部门的基金经理,他们均代表着机构投资者对当前大盘的看法以及对市场热点的看法,尤其是基金经理更是如此,因为基金已悄然以700多亿的持仓市值成为当前市场的第一大机构投资者。那么,普通投资者又应该如何看待他们对市场的看法呢?
大盘趋势仍将波澜不兴
从本次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基金经理人对当前货币市场的平稳运行有着惊人的共识。81%的基金经理认为央行现行货币政策合适,不存在着太强和太紧的趋势,53%基金经理认为利率不会变化。如此来看,改变证券市场运行的货币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动,从而使得未来的证券市场可能会延续着当前的波澜不兴的走势。
同时,基金们对未来走势的操作方面的回答也从市场的操作层面证明了这一点。本次调查中,涉及大盘趋势的问题有三个。第一个问题:与当前相比,12个月后中国的股市是将上涨抑或下跌?结果显示,37位基金经理认为股指会出现上涨,占调查总数的68%;14位认为股指会出现基本持平,占调查总数的25%;而认为股指会下跌的只有4位,仅占调查总数的7%。问题二:如果将来3个月内股价上涨10%,基金如何操作?对这个问题,有4位选择买入,有28位选择卖出,有23人选择不操作,也就是选择了继续持仓,所占比例分别为7%、51%与42%。第三个问题是:如果未来3个月内,股价下跌10%,将如何操作?基金经理人的回答是42位选择买入,3位选择卖出,10位选择不操作,所占比例分别为77%、5%和18%。
从基金经理们对上述三个问题的答案来看,反映了基金们对未来的市场运行格局的看法是大盘波动不大。因为如果在未来3个月内,上涨幅度超过10%,就会有51%的基金经理选择卖出,这意味着一旦上涨超过10%,就会有大批量的基金重仓股在出售,市场的抛压由此形成,上涨动力随之消失,股指再度陷入整理中。但如果指数下跌超过10%,就有77%的基金经理选择买入,如此一来,下档支撑也就找到,这样股指就会形成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波澜不兴的格局中,这与目前的市场运行趋势极为吻合。
看来,基金们不仅仅的确成为市场的中坚力量,而且还能够引领着市场的发展方向。
基金降低收益预期
此次调查有一个貌似矛盾的调整数据,那就是一方面有35%的基金认为目前的股价处于超卖阶段,6%的基金认为股价处于超买阶段,也就是说,当前的股价处于低估阶段,因为超卖比例较大。但另一方面却又有58%的基金经理认为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定价偏高,只有6%的基金经理认为定位合理。
如此看似矛盾的调查数据并不是调整不真实,而是反映了当前我国证券市场深层次的股价结构调整仍然在继续。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股权的分裂导致了流通股价的溢价与非流通股的折价,从而使得目前证券市场的市价有了高估的表象。而另一方面却是股价的持续回调,不少个股是低价复低价,不仅仅技术指标持续低企,而且股价的重心也持续下移,目前的平均股价只有9元,较1999年的1500点有了50%的折价率,从而也有了超卖的迹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市场主流机构投资者的基金只有两种选择,一是降低收益预期,二是关注个股,通过对个股未来价值的挖掘来抵消股价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投资风险。就前者而言,收益预期已较第三次的基金经理调查有了很大程度的下降,上次调查,预期收益率在10%至20%之间的比例为81%,而目前只有70%,整整下降11个百分点。就后者而言,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开始注重起行业的成长性,以期通过对行业成长性的挖掘来达到降低投资风险的目的。
由此也得出了两个调查结论,一是基金经理们通常用的估值方面不是股利分配(12人次),而是盈利(49人次)与长期增长率(31人次),由此可见,盈利前景和长期增长率是基金经理们在评判股票价值时率先考虑的问题,因为价值的增长必定会提升股价重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股价所存在的溢价现象。
二是基金经理们认为未来行业成长性主要体现在汽车(39人次)、公用事业(33人次)、金融(19人次)、石化(18人次)、食品饮料(14人次)等行业中,有意思的是,此类行业中的不少个股在今年上半年均有过大幅度的上扬,由此也被市场认为是核心资产股,如此的调查充分显示出,核心资产股虽然有一定的减仓,但那是主流资金的一种波段操作,调整到一定阶段,他们仍然是市场的先导性力量。
两大板块值得关注
就后市趋势来看,有两个板块值得高度关注,一是公用事业股,在第三次调查报告中,对于以电力、港口、公路等为代表的公用事业类个股的定位,23位基金经理认为合理,26位基金经理认为低估,这两者的合计数占了调查总数的51%,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基金经理认为公用事业股处于合理或低估水平,只有2位基金经理认为是高估的,仅仅占到调查总数的4%。而在本次调查中,又有33人次认为在今年12个月内,该板块将会有出众表现。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第三次调查后不久,港口板块出现了一波力度较大的行情,所以我们认为公用事业股是未来市场的一个主流板块,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
二是石化行业,近期媒体持续报道了我国石化产品继续上涨的趋势,说明石化行业今年三季度业绩仍然不错。而在今年上半年,石化行业的业绩已是有目共睹,齐鲁石化、锦州石化、辽河油田、中原油气等石化股的中期业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果再考虑到7月份以来的石化景气的话,那么,今年全年的石化股仍然会维持在一个相对高位的景气周期内运行,如此一来,此类个股目前的股价仍然有低估的可能,尤其是扬子石化、齐鲁石化、中国石化、中原油气、辽河油田等一些石化行业的中上游产品为主的个股更是如此。另外,对茂炼转债也要予以关注。